文汇APP:章友德:今天如何向孩子叙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时间:2016-12-13浏览:222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尤其当自己的生日和民族的悲惨记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与学生说过,中国人是杀不完的。当你制造了大屠杀以后,新的生命又诞生了,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永恒力量。

1937年的今天,南京!南京!从此这个日子就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那个特殊的时空里所发生的一切,从此嵌入一个民族的历史叙事中。但今天的我们,如何面对年轻一代叙述这样的民族历史,特别是对于在奥特曼中长大的年轻一代来说,还真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近日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一个父亲,面对“00”后读初中的儿子,不知道如何讲述这段历史的困惑。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看的是日本的动画,吃的是日本的料理。甚至国外的游历也是关于日本山水的记忆。相信很多父亲,尤其是在城市中的父亲,当面对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确实不知道如何叙述,叙述近80年前发生的这样一段真实的历史。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是身有同感。但我作为一个学历史出生的父亲,又在南京这座历史名城读过书,对于这段历史的熟悉,使我还能够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疑问,还能够耐心回答出孩子的困惑。为什么我们经常要今天的日本人,为爷爷那一代发生的战争,向另外一个民族道歉?

孩子们不解的,我们的父母们能够说清吗?今天,我们如何叙述昨天的历史?特别是叙述关于近80年前发生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仅困惑了无数向孩子叙说历史的家长,甚至也困惑了学校讲授历史课的老师们。因为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世代,特别是生活在城市家庭的“95后”,“00后”,他们成长的环境与祖辈们已经完全不同。西方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几乎陪伴了他们孤独的日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对日本文化的认知,确实使得父亲难以像抗日神剧中那样痛快淋漓抗击日本的侵略。确实无法叙述,叙述一百年多年来,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为什么无法面对日本这样一个近邻的挑战,以至于一次次发生了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

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历史教育,应该如何告诉学生,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讲起这段历史。我们的社会,也要思考如何面对新一代的受众,如何讲好这段历史。

女儿曾经就读的中学,是上海一所有名的重视学生博雅教育的学校。学校的校长也是毕业于南京的那所著名的师范大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著名金陵女校的校址。南京大屠杀期间,当时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了无数的逃避屠杀寻求帮助的平民。这样的历史如何告诉孩子们?学校通过组织春游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组织课题组,去南京访谈当年历史的亲历者,以记录下这可能失传的历史记忆。学生们就这样将书本上的大屠杀历史,和真实的现代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屠杀根本就不是游戏中的杀人游戏那样刺激有趣,真实的历史不堪回首。如果忘记了曾经发生的这样的历史,我们完全有可能再发生历史上的惨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以史为鉴,这是我们今天叙述昨天历史的重要原因。但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真的思考过如何面对求知欲很强的孩子的追问,讲清、讲好大屠杀的历史吗?

我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同学的张连红教授,20多年来一直从事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工作,现在担任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他出版过包括《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南京大屠杀全史》(上、中、下)、《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会》、《解放还是侵略?——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等多部研究那段历史的著作。今天,他正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的研究工作。通过自己和团队多年的大屠杀研究,他试图告诉青年一代,我们为什么要牢记历史,为什么要传承历史的记忆。

从1994年以来每年的今天,古老的南京城上空都会传来低沉、凄凉、刺耳的鸣笛。现代的南京总会一下子回到1937年城破家亡的黑色记忆中。2014年,国家立法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普天同祭,共同缅怀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以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今年是第三年举行国家公祭日,举办这样的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不忘历史。“南京大屠杀”不能仅仅成为南京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该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应该成为人类历史的共同记忆。因为,只有人类永远牢记这段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创伤记忆,才能真正开启人类通向和平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如何叙述昨天的历史,还真是一个大问题。(作者系云顶国际平台游戏官网社会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http://wenhui.whb.cn/zhuzhan/yis/20161213/4929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1481595006867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