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黄浦区启动了“光明邨助老配餐社区‘最后100米’标准化配送项目”。有送餐到家需求的老年人可以在线上下单,完成支付,由快递员按时送餐到家。这让笔者联想到,在无人机快递颇受热捧的当下,看上去相对“传统”的人力上门面对面送达模式,依然能够跑出银发经济新赛道。
首先,无人机快递之于快递小哥提供的快递服务,有相对优势而无绝对优势。
无人机快递是通过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运载包裹,将其自动送达目的地来完成任务的。无人机快递在解决偏远地区货物远距离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无人机快递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比如,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突发天气条件变化的影响,在高层建筑密集的中心城区较难运行。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快递行业很可能出现无人机送达、人力上门送达等多种工作模式并举的状态。但与其简单地把这两种工作模式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不如将两者都视为具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各自优势,为银发经济的更好未来助力。
其次,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在为银发经济发展蓄能方面,无人机送达模式和人力上门送达模式应当互融互补,而不是简单地视对方为“竞争对手”。
近年来,各地建立了不少长者食堂,为老年人就餐提供便利。但实际上,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连到长者食堂去就餐也有困难,需要送餐上门。居家高龄老人除了“做饭愁、吃饭难”之外,还存在代为配药、陪伴就医、理发、助浴等生活照料类的服务需求。
据统计,2023年末,上海“纯老家庭”的老年人有178.30万。其中,80岁及以上“纯老家庭”老年人33.10万。上海独居老人33.41万,其中孤老达2.58万。仅以建设长者食堂为例,由于受到经营规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布点太多,这就给不方便到长者食堂就餐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带来了现实困难。遇到类似的问题,提供由专人上门送达的送餐服务,无疑是解决长者食堂与老人就餐之间“最后100米”难题的可行之策。
除了送餐,这些老人还需要有人经常看望、照料,而要想组织起一支能够覆盖178万老人的服务团队,无疑需要巨大的人、财、物力投入。由于快递员是以“片”为单位工作的,他们每天在自己的包干片区内奔走,日积月累下来,对所包干的片区非常熟悉,也是很多老人愿意信赖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把这些快递员有机地组织起来、加以培训、合理分工,相信可以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多种生活照料类服务的递送。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助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等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不仅能够顺应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助于通过创新和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领域和新赛道。与此同时,银发经济的发展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
有人曾认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作事项以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非接触方式完成工作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如果有一种模式可以始终发挥接触式服务的优势,那么,它在未来的社会进步中,也会拥有一片自己的发展天地。
银发经济正在催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既是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人的体能、智能还会进一步下降,社会帮扶老年人的任务会日益沉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递员熟悉包片区域的情况,与服务对象已经建立的情感纽带,更显宝贵。这需要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冲破陈旧的观念,把快递员这部分似乎高度松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使其成为社区微治理的骨干力量之一。
快递员的工作区域与社区基层治理一线无缝重合。如果他们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成为社区微治理的骨干力量之一,有望成为助力政府关怀居家高龄老人的得力干将。当他们将货品或服务送达时,不仅是物质的及时交付,更是具有温度的情谊递送。如果相关的生活服务递送企业能够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牵引,不放弃做那些“关键却不起眼的小事”,或将成为力促银发经济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更好融合的关键桥梁,并在进一步优化人工配送服务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的业态和服务内容。
从这个角度而言,启动快递员为老人送餐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在不远的未来,如果企业、社区可以通过快递员递送的方式,为高龄老人群体带去品质更高、分类更细的生活服务,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老人从中受益,体验更具温度与品质的晚年生活。
(本文刊于2024年9月2日解放日报11版城市周刊/见识,作者为云顶国际平台游戏官网退休教授)